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科技教育

儿童节特写:12张笑脸2颗心 发布时间:2025-06-02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程浩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漾江镇抱荷岭村雀山村民小组海拔2800多米的群山中,雀山小学的三层教学楼静静矗立。这里只有2名老师和12名学生,却承载着整个彝族村寨的教育希望。

2名老师中,一人教授小学一二年级,一人负责幼儿园教学——其中一二年级6人,幼儿园6人。“不管几个学生,都是一样的教法。”虽然学生少,但教一二年级所有学科并兼任校长的陆学华从不怠慢。

        雀山小学距离漾濞县城五十多公里,看似不远,却因全是盘山路,开车最快也需一个半小时。即便从学校到村委会所在地,车程也得40分钟左右。“可我们这海拔高,有2800多米,空气好!”51岁的陆学华笑着自我安慰。

       作为雀山小学第一批学生,陆学华已在此教书29年,对学校历史了如指掌:“1980年建校时是木板房,雨天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后来盖了楼板房,前两年升级成三层抗震教学楼,能抗8级地震。”他说,新校舍虽小却功能齐全,多媒体教室、图书架、操场、教师办公室等一应俱全。

从1996年到2020年,24年来,陆学华是雀山小学唯一的老师。2020年,雀山小学在校学生达建校以来最多的34人,当地教育部门增派了1名老师。两年后该老师退休,教育部门先后招聘2名临聘老师,但均因各种原因相继离职。

     “学生少,有没有考虑过并校?”有人问。

     “教育部门肯定考虑过,但雀山村离村委会所在地太远,孩子上学极不方便,只能作罢。”陆学华解释道。

       庆幸的是,去年大学毕业的何玉芬来到学校,成为了陆学华的新搭档。“我也是雀山小学毕业的,是陆老师的学生。”何玉芬说。

       不过,何玉芬没打算长期留在这里:“有好机会还是会离开。”对此,陆学华表示理解:“年轻人就该有更高追求。”

       29年的教学生涯,让陆学华自豪的事不少:他教的学生升入村委会完小后,总被老师称赞普通话最标准;更让他骄傲的是,雀山小学先后走出五六十名大学生——对于只有五十多户的彝族村寨而言,这是无上荣耀。

       今年“六一”儿童节,陆学华和同事本为学生策划了活动,却因连绵阴雨被迫取消,留下遗憾。但临近端午假期时,他仍真诚地祝福孩子们:“儿童节快乐!”

       谈及未来,陆学华心愿很简单:“现在的公厕在学校对面,隔着马路,孩子上厕所不安全,要是能解决就好了。”

       在云岭深处的这所小学里,2名老师与12名学生的故事,正书写着西南边疆乡村教育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