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先锋模范

全国劳动模范徐成东:百“炼”成才 铸就匠心 发布时间:2024-05-02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刘怡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在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的熔炼车间,“徐成东”这个名字耳熟能详。但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这位攻克了业内著名的“艾萨炉熔池冻结”技术难题、开创了世界首座艾萨炼铅炉的技术能手,最初是一名仅有初中文凭的普通工人。

然而,正是这个看似平凡的冶炼工人,用他近30年在炽热炉火旁的坚守,用智慧和执着书写了一名冶炼工人不平凡的传奇。

结缘冶炼 自学成才

“冶炼很辛苦,在很多人眼里,冶炼工人就是围着炉火的‘黑老粗’,但我从小就对冶炼很好奇。”看着燃烧炉火中流动的金属液体,年幼的徐成东心里就有一个“冶炼梦”。

1991年,18岁的徐成东如愿进入了家乡的会泽铅锌矿工作。最初,他被分配到了机修车间水泵运转班,一个相对清闲但远离梦想的岗位。徐成东主动找领导沟通,要求去到最艰苦的烧结车间。

成功转到冶炼岗位后,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挑战,徐成东并没有退缩。深知自己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他决定从零开始学起,借阅各类关于冶炼的书籍,一边阅读书籍一边结合实际操作开始自学。凭借着这份好学与上进的精神,年仅27岁的徐成东当上了烧结班长,在这位年轻班长的带领下,原本成绩垫底的烧结班一扫颓势,连续三年取得了产量第一的佳绩,成为当时整个冶炼车间新标杆。

彼时,为提升冶炼工艺技术,从会泽铅锌矿转型的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从澳大利亚引进一座艾萨炉,同时公司决定派遣一批技术骨干前往澳大利亚学习新技术。面对难得的学习机会,徐成东主动申请,但因不懂英语、只有初中学历被拒之门外。

但徐成东深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于是,他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找到去往澳大利亚学习的同事,借来他们的学习资料复印,请人翻译,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开始自学艾萨炉的相关知识。由于操控系统都是外语,徐成东抄了整整好几本单词本,用最笨的方法记住了500多个与艾萨炉相关的英文单词。

当公司因艾萨炉主控手不足决定在全厂范围内进行招聘时,看到机会的徐成东便毫不犹豫报名参加。最终,经过层层选拔,徐成东从4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8名合格者之一,成功当上了艾萨炉的操控手。

艾萨炉最初用于炼铜,没有炼过铅,因此,当艾萨炉开始点火试炼铅时,遇到了熔池冻结、泡沫渣等一系列问题。当时,外国专家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多次失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徐成东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思路,在他用40分钟的实验验证了效果后,公司决定采用这个解决方法。最终,冻结了三天三夜的熔池在一个半小时里全部化开了。2005年7月31日,这台艾萨炉成功产出粗铅,攻克了“艾萨炉熔池冻结”这一重大技术难题的徐成东也同时开创了艾萨炼铅炉的先河。

庆祝之余,获得在场外国专家们赞誉的徐成东也深深意识到,外国专家虽然在某些领域有着领先的技术和能力,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所有方面都是权威,“我们中国人同样具备这样的能力和智慧,通过自主创新,也可以不断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铸就匠心 创新领航

面对随之而来的赞誉和掌声,徐成东没有迷失,带领团队开始潜心钻研,不断摸索总结艾萨炉炼铅工艺的核心技术,改进创新冶炼工艺。

艾萨炉喷枪使用寿命短,徐成东便改进喷枪,将喷枪的使用寿命由48小时提高到了240小时,极大降低油耗和生产成本。针对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徐成东创新提出将艾萨炉富氧空气氧气浓度由32%提高至42%,调整原料结构,提高冶炼能力让粗铅冶炼系统扭亏增效。徐成东和团队还创造了年产量8.5万吨、艾萨炉978天炉龄的世界纪录,持续的技术突破也让徐成东成为了国际艾萨炉冶炼技术的领跑者。

在艾萨炉冶炼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徐成东并没有因此停下探索与创新的脚步。通过技术创新,他带领团队进行了侧吹还原炉铅冶炼富集铜产品的冶炼技术攻关,解决了高铜物料形成隔层的技术难题,为公司提升经济效益作出突出贡献。而丰富的一线工作经历,也让徐成东练就了肉眼判断奥斯迈特炉渣含铅的独特技艺,这项工作方法也最终入选了全国总工会的《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

在不断创新钻研的征途上,徐成东同样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徐师傅做事雷厉风行,生产中出现问题,他都会带着我们一层层梳理,直至找到解决的方法。”作为徐成东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一员,6年前,“90后”的徐元考开始跟随徐成东学习,“他总是鼓励我们积极参与各项技能竞赛,勇于挑战自我,不断精进技术。”在徐成东的激励下,徐元考深入钻研各项冶炼工艺、技术,短短几年间迅速成长,成为了熔炼班班长。

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的朴素理念,徐成东在冶炼行业中持续钻研不断创新,在他看来,出色的技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锤炼。他认为,要脚踏实地、静下心,持之以恒地坚持和学习,才能在简单的重复中提炼出技术的精髓。“将一件事情做精、做到最优,那么在这个领域中,你就能成为专家。”徐成东说。